易经六十四卦第五十四卦:归妹正解-雷泽归妹(震上兑下)

54、第五十四卦兑宫(归魂):雷泽归妹(震上兑下)

雷泽归妹 地位:老阳|人位:少阳|天位:老阴|错卦:风山渐|综卦:风山渐|交互卦:水火既济

错卦;风山渐。综卦;风山渐。交互卦;上坎下离成;水火既济。

地位;老阳。人位;少阳。天位;老阴。

序卦传;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

崔觐曰:鸿渐于磐,饮食衎衎。言六比三,女渐归夫之象也。故云“进必有所归”也。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归妹震上兑下

程传:《归妹·序卦》:“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进则必有所至,故渐有归义,《归妹》所以继《渐》也。归妹者,女之归也。妹,少女之称。为卦震上兑下,以少女从长男也、男动而女说,义以说而动,皆男说女,女从男之义,卦有男女配合之义者四,《咸》,《恒》,《渐》,《归妹》也,《咸》,男女之相感也,男下女,二气感应,止而说,男女之情相感之象。《恒》,常也,男上女下,巽顺而动,阴阳皆相应,是男女居室,夫妇唱随之常道。《渐》,女归之得其正也,男下女而各得正位,止静而巽顺,其进有渐,男女配合得其道也。《归妹》,女之嫁归也,男上女下,女从男也,而有说少之义,以说而动,动以说,则不得其正矣,放位皆不当,初与上虽当阴阳之位,而阳在下,阴在上,亦不当位也,与《渐》正相对。《咸》、《恒》,夫妇之道。《渐》、《归妹》,女归之义。《咸》与《归妹》,男女之情也。《咸》止而说,《归妹》动于说,皆以说也。《恒》与《渐》,夫妇之义也。《恒》巽而动,《渐》止而巽,皆以巽顺也。男女之道,夫妇之义,备于是矣。《归妹》为卦泽上有雷,雷震而泽动,从之象也。物之随动莫如水,男动于上而女从之,嫁归从男之象。震长男,兑少女,少女从长男,以说而动,动而相说也,人之所说者少女,故云妹,为女归之象。又有长男说少女之义,故为《归妹》也。

归妹,征凶,无攸利。

朱熹:妇人谓嫁曰“归”。“妹”,少女也。兑以少女而从震之长男,而其情又为以说而动,皆非正也,故卦为《归妹》。而卦之诸爻,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又皆以柔乘刚,故其占“征凶”而无所利也。

程传:以说而动,动而不当,故“凶”。不当,位不当也。“征凶”,动则凶也。如卦之义,不独女归,无所往而利也。

蔡清曰:不曰妹归而曰“归妹”,归者在妹也,如《渐》则曰“女归”矣。

张振渊曰:“妹”乃少女而从长男,又其情以说而动,是其情胜而不计乎匹偶之宜者,故为“归妹”。所归在妹,不正可知,故“凶”而无所利也。

李光地:归妹文意,如《春秋》归地归田之例,以物归于人,非其人来取物也。归妹所以失者有二,一则不待取而自归,失昏姻之礼,以卦象女先于男,与《咸》之男下女相反也。一则以少女归长男,失昏姻之时,与《咸》两少之交相反也。故不曰“妹归”而曰“归妹”,以明其失礼。不曰归女而曰归妹,以见其失时。凡彖辞直著吉凶而无它戒者,《大有》、《鼎》直曰“元亨”,此直曰“征凶无攸利”,盖尊贤育才者,人君之盛节也。自媒自荐者,士女之丑行也。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

朱熹:释卦名义也。“归”者,女之终。生育者,人之始。

程传:“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感,男女配合,天地之常理也。《归妹》,女归于男也,故云“天地之大义也”。男在女上,阴从阳动,故为女归之象,天地不交,则万物何从而生?女之归男,乃生生相续之道。男女交而后有生息,有生息而后其终不穷。前者有终,而后者有始。相续不穷,是“人之终始也”。

项安世曰:“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天地之大义也”。“有夫妇然后有父子”“人之终始也”。

李光地:将言《归妹》之凶,而先言其本“天地之大义”,犹《姤》言“柔遇刚”之失而又推本于天地相遇之正也。由此言之,阴阳原不可以相无,而唯当慎之始以防其敝者,是《易》之道也。

说以动,所归妹也。

朱熹:又以卦德言之。

郑汝谐曰:长男居上,少女居下,以女下男也。少女“说以动”,而又先下于男,其所归者妹,故以“征”则“凶”,且“无攸利”。

李光地:卦德“说以动”,则与《咸》之“止而说”者异矣。卦象女先于男,是所欲归者妹也。又以少女从长男,是所归者乃妹也。所归妹一句兼此二意,可见其失于礼,又愆于义也。夫“说以动”,则徇乎情。所归妹,则不能止乎礼义。此卦之所以凶乎!《本义》以卦德言之,实则兼卦德卦象在内。

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朱熹:又以卦体释卦辞。男女之交,本皆正理。唯若此卦,则不得其正也。

程传:以二体释《归妹》之义。男女相感说而动者,少女之事,故以“说而动”所归者妹也。所以征则凶者,以诸爻皆不当位也。所处皆不正,何动而不凶。大率以“说而动”,安有不失正者,不唯位不当也。又有乘刚之过,三五皆乘刚,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妇有唱随之礼,此常理也,如《恒》是也。苟不由常正之道,徇情肆欲,唯说是动则夫妇渎乱,男牵欲而失其刚,妇狃说而忘其顺,如《归妹》之乘刚是也。所以凶,无所往而利也。夫阴阳之配合,男女之交媾,理之常也。然从欲而流放,不由义理,则淫邪无所不至,伤身败德,岂人理哉,《归妹》之所以“凶”也。

陆希声曰:《易》以《咸》、《恒》为夫妇之道,《渐》、《归妹》为夫妇之义。《渐》四爻得正,故“女归吉”。《归妹》四爻失正,故“征凶”。

吴曰慎曰:卦以少女从长男,则非其配偶。“说以动”,则恣情纵欲。中爻不正,则阴阳皆失其常。三五柔乘刚则不顺,宜其“凶”也。然四者又以“说以动”为重。

李光地:中四爻皆失正位者,除《未济》外,唯《睽》、《解》及此卦,而《家人》、《睽》《渐》、《归妹》,皆言男女之道者也。《家人》以得位而正,故《睽》以失位而乖,《渐》以得位而吉,故《归妹》以失位而凶也,他卦有柔乘刚而义与《归妹》不同者,义与卦变。

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敞。

朱熹:雷动泽随,《归妹》之象。君子观其合之不正,知其终之有敝也,推之事物,莫不皆然。

程传:雷震于上,泽随而动,阳动于上,阴说而从,女从男之象也,故为归妹。君子观男女配合生息相续之象,而以永其终知有敝也。“永终”,谓生息嗣续永久其传也。“知敝”,谓知物有敝坏而为相继之道也。女归则有生息,故有永终之义。又夫妇之道,当常永有终,必知其有敝坏之理而戒慎之。敝坏,谓离隙。归妹说以动者也,异乎恒之巽而动,渐之止而巽也。少女之说,情之感动,动则失正,非夫妇正而可常之道,久必敝坏,知其必敝,则当思永其终也。天下之反目者,皆不能永终者也,不独夫妇之道,天下之事,莫不有终有敝,莫不有可继可久之道,观《归妹》则当思永终之戒也。

崔憬曰:归妹人之始终也,始则’征凶”,终则“无攸利”。故“君子以永终知敝”为戒者也。

吴曰慎曰:“永终知敝”,言远虑其终而知有敝也,氓之诗,不思其反,所以终见弃于人与。

李光地:泽上有雷,不当以泽从雷取象,当以泽感雷取象,盖取于阴气先动,为归妹之义。

子夏易传;少女之窮也,无所往而歸其長陽。女説其有歸,而往也。男説其有家,而娶也。有生化之義焉,不交則无終也。故少配長説,以與動有終,而自此始也。少陰失位以求,人斯賊之矣。不足以相久,征其凶哉。柔得中,衆之歸也。隂雖從陽,陽下其隂,失其位也。柔制其剛也。豈人倫之序哉,不足以獨化也。故无攸利至於終,存乎生化之大義焉。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澤之濡雷,震於其上,雨微而雷震。雖不當於大,亦相歸之物也。无歸也,斯敝之矣。君子知其敝,无所往,故歸而永終也。

(兑下震上)。归妹:

虞翻曰:归,嫁也。兑为妹。泰三之四,坎月离日,俱归妹象。阴阳之义配日月,则天地交而万物通。故以嫁娶也。

征凶,

虞翻曰:谓四也。震为征。三之四,不当位,故“征凶”也。

无攸利。

虞翻曰:谓三也。四之三,失正无应,以柔乘刚,故“无攸利”也。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

虞翻曰:乾天坤地。三之四,天地交。以离日坎月战阴阳,阴阳之义配日月,则万物兴,故“天地之大义”。乾主壬,坤主癸。日月会北。震为玄黄,天地之杂。震东兑西,离南坎北。六十四卦,此象最备四进正卦,故“天地之大义也”。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虞翻曰:乾三之坤四。震为兴。天地以离坎交阴阳,故“天地不交则万物不兴”矣。王肃曰:男女交而后人民蕃,天地交然后万物兴,故归妹以及天地交之义也。

归妹,人之终始也。

虞翻曰:人始生乾,而终于坤,故“人之终始”,《杂卦》曰:归妹,女之终,谓阴终坤癸,则乾始震庚也。干宝曰:归妹者,衰落之女也。父既没矣,兄主其礼,子续父业,人道所以相终始也。

说以动,所归妹也。

虞翻曰:说,兑。动,震也。谓震嫁兑所归必妹也。

征凶,位不当也。

崔觐曰:中国皆爻失位,以象归妹非正嫡,故“征凶”也。

无攸利,柔乘刚也。

王肃曰:以征则有不正之凶,以处则有乘刚之逆也,故“无所利”矣。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

干宝曰:雷薄于泽,八月九月将藏之时也。君子象之,故不敢恃当今之虞,而虑将来祸也。

君子以永终知敝。

虞翻曰:君子,谓乾也。坤为永终,为敝。乾为知。三之四,为永终;四之三,兑为毁折,故“以永终知敝”。崔觐曰:归妹,从之始终也。始则征凶,终则无攸利,故“君子以永终知敝”为戒者也。

54.归妹卦——论婚嫁之道

兑下震上

归妹:征凶,无攸利。

[译文]归妹卦象征嫁出少女:只要有所行动就会有凶险,不会有什么有利之事。

[提示]混乱无序,动辄得咎。

渐卦的“女归”说的是古代女子出嫁与人做正妻的那种遵循六礼的明媒正娶,而本卦“归妹”却主要反映古代女子不待明媒正娶而自嫁与人做偏房侧室的婚姻情况。

从卦辞上看,在有婚嫁之义的咸卦、恒卦、渐卦、归妹卦中数归妹卦最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在《易经》全部六十四卦中,卦辞没有一点好处的,只有归妹与否两卦。我们从卦象上来看,归妹卦兑下震上,兑为悦,震为动,欣悦而动本是喜事,故有归妹之象。但是一旦动而不当,偏失正道,好事就会变成坏事。卦中从二到五爻都不正,初九与上六虽然得正,但是阳都处阴之下,居位也并不为佳,这样行动起来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换一个角度看,该卦兑为下,震在上,兑为少女,震为长男,少女在长男之下,是老夫配少妻之象。对于这样的婚嫁来说,其男女之情胜过夫妇之义,按照古人的观点来看,这也是失其正道,女子不经过男子迎娶,竟然主动从男,不合礼义,结果必凶,更不会有利。

卦辞应该是一种告诫之辞吧?

对。卦辞说:“归妹,征凶,无攸利”,言其“凶”,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归妹”,只是告诫如果归妹之时偏失正道,结果必然凶险无疑。

《彖》曰:归妹,无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

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

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译文]《彖传》说:嫁出少女,这是天地的大义。天地阴阳如不相交,宇宙万物就不能繁衍兴旺。嫁出少女,人类就能终而复始、生生不息。欣悦而动,说明正可以嫁出少女。有所行动必有凶险,说明居位不当。不会有什么有利之事,说明阴柔凌乘阳刚之上。

[提示]解释卦名与卦辞。

《彖传》开头似乎对归妹的意义大加颂扬了一番,这与卦辞的立场完全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看来孔子作《彖传》时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女子不经过男子迎娶而主动从男是不合乎礼仪的;但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这种一夫多妻制度对于确保男系的传宗接代即嫡长子制是有益的,这是宗法制度及相应的上层建筑得以建构并流传下去的前提。这样一来,这种“归妹”与天地阴阳交合而生万物一样合乎情理,所以《彖传》说归妹是“天地之大义也。”并指出“归妹,人之终始也”,认为归妹是关系到人类终始的大问题。而本卦下兑上震,正是下悦上动,男女交合之象,故《彖传》说“说以动,所归妹也”。

既然如此,为什么卦辞又说是“征凶,无攸利”呢?

前面已谈过,卦辞所言是对所“归”之“妹”的告诫之语,强调女子出嫁行为须“正”,否则必“凶”而“无攸利”。就本卦而言,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彖传》的“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就是解释这两个问题的。首先,九二、六三、九四、六五四爻都居位不当,失其正位;其次是六三、六五两爻不但失正,而且以阴柔凌乘阳刚之上,刚柔不顺。这样阴阳失常,刚柔不顺,当然不宜有所行动,否则必然有凶。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译文]《象传》说:大泽之上响动着震雷,象征嫁出少女。君子们因此要永远保持夫妇之道而不使破坏。

[提示]远虑其终,近防其敝。

归妹卦下兑为泽,上震为雷,谓泽上有雷。雷动而泽随,随阳动于上,阴感而随从,有女子从男之象,所以说象征嫁出少女。

从这种卦象中可以看出蕴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吗?

君子看到这种归妹之象应该悟知夫妇之道要“永终”,即一旦成为夫妇,就当白头偕老,使生息嗣续不断,后代永久其传。

“知敝”要怎样理解才好?

这种少女配长男、少妻嫁老夫的婚姻极容易因生离隙而遭破坏,因为这种差龄婚姻往往只是少女一时情悦而动,缺乏坚固的道义基础。正因为知其应当“永终”,才知其易敝,所以预先防备,以思永久其终。

这种戒备审慎意识可以推而广之,因为不仅是夫妇有反目之时,天下之事都是有终有敝的,只要从坏处防备,就有希望争取到好的结果。


776573097443 2024-11-07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