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正解-乾为天(乾上乾下)

1、第一卦乾宫(上世):乾卦为天(乾上乾下)

乾为天卦 地位:老阳|人位:老阳|天位:老阳|错卦:坤为地|综卦:乾为天|交互卦:乾为天

上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错《坤》综《乾》

下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错《坤》综《乾》

三才四象地位:太阳人位:太阳天位:太阳

乾宫上世错卦:坤卦为地综卦:乾卦为天中爻:下乾上乾

上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错《坤》综《乾》

下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错《坤》综《乾》

三才四象:地位:太阳|人位:太阳|天位:太阳

乾宫上世:错卦:坤卦为地|综卦:乾卦为天|中爻:下乾上乾

上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错《坤》综《乾》

下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错《坤》综《乾》

三才四象地位:太阳人位:太阳天位:太阳

乾宫上世错卦:坤卦为地综卦:乾卦为天中爻:下乾上乾

上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错《坤》综《乾》

下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错《坤》综《乾》

三才四象地位:太阳|人位:太阳|天位:太阳

乾宫上世错卦:坤卦|综卦:乾卦|中爻:下乾上乾

序卦传;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乾:元,亨,利,贞。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子夏易传;乾始降气者也。始而通,终而济,保其正也,故统万物而无外。夫天者,位也、质也。乾者,人也、精神也,有其人然后定其位,精神通明然后綂其质,故能云行雨施、生类继续。大明终始而分其六位,乘其隐见而得其变化,故得生成而性命正矣。是以圣人之当位也,保合于乾元太和之道乃利而终正也。故能首出庶物万国保其安也。

乾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本义:六画者,伏羲所画之卦也。一者,奇也,阳之数也。乾者,健也,阳之性也。本注乾字,三画卦之名也。下者,内卦也。上者,外卦也。经文“乾”字,六画卦之名也。伏羲仰观俯察,见阴阳有奇偶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见一阴一阳,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见阳之性健,而其成形之大者为天,故三奇之卦,名之曰乾,而拟之于天也。三画已具,八卦已成,则又三倍其画,以成六画,而为八卦之上,各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也。此卦六画皆奇,上下皆乾,则阳之纯而健之至也,故乾之名,天之象,皆不易焉。“元、亨、利、贞”,文王所系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者也。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文王以为乾道大,通而至正,故于筮得此卦,而六爻皆不变者,言其占当得大通,而必利在正固,然后可以保其终也。此圣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而可以开物成务之精意。余卦放此。

程传:上古圣人始画八卦,三才之道备矣,因而重之,以尽天下之变,故六画而成卦。重乾为乾。乾,天也。天者天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乾者,万物之始,故为天,为阳,为父,为君。“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唯乾坤有此四德,在它卦则随事而变焉。故元专为善大,利主于正固。亨贞之体,各称其事。四德之义,广矣,大矣。

孔氏颖达曰:乾者,此卦之名。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二画之体,虽象阴阳之气,未成万物之象,未得成卦,必三画以象三才,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乃谓之卦也。《系辞》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也。但初有三画,虽有万物之象,于万物变通之理,犹有未尽,故更重之而有六画,备万物之形象,穷天下之能事,故六画成卦也。此乾卦本以象天,天乃积诸阳气而成,故此卦六交,皆阳画成卦也。不谓之天而谓之乾者,天者定体之名,乾者体用之称,故《说卦》云:“乾,健也。”言天之体以健为用。圣人作易,本以教人,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体,故名乾不名天也。

邵子曰:不知乾,无以知性命之理。

《朱子语类》云:乾只是健,坤只是顺。纯阳所以健,纯阴所以顺。至健者唯天,至顺者唯地。

问:乾者天之性情。曰:乾,健也。健之体为性,健之用是情。又曰:性情二者常相参在此,情便是性之发,非性何以有情?健而无息,非性何以能如此?

问:《本义》云:见阳之性健,而成形之大者为天,故三奇之卦,名之曰乾,而拟之于天也。窃谓卦辞未见取象之意,恐当于大象言之。曰:才设此卦时,便有此象了,故于此豫言之。问“元、亨、利、贞”。曰:当初只是说大亨利于正,不以分配四时,孔子见此四字好,始分作四件说。

又云:“元亨利贞”四字,文王本意在乾坤者只与诸卦一般,至孔子作《彖传》、《文言》,始以乾坤为四德,而诸卦自如其旧。二圣人之意,非有不同,盖各是发明一理耳。今学者且当虚心玩味,各随本文之意而体会之。其不同处,自不相妨。不可遽以己意横作主张也。

胡炳文曰:“元、亨、利、贞”,诸家便作四德解,唯《本义》以为占辞。大通而至正,此天道之本然;大通而必利在正固,人事之当然也。乾为易第一卦,占得之者,其事虽大通,而非正固,尚不能保其终,况它卦乎!

蔡清曰:成形之大者为天,坤卦亦曰:阴之成形莫大于地,可见不可就以乾坤当天地。凡至健者皆为乾,凡至顺者皆为坤。此乾坤所以足应万用,而《象传》之言,所以为专以天道明乾义,以地道明坤义也。

林希元曰:乾德刚健,刚以体言,健兼用言。刚则有立,健则有为。人而有立有为,则志至气至。本立道生,事无不立,功无不成。不见艰难,无能阻止,如乾旋坤转,如雷厉风行,“何天之衢”,殆不足以拟之,是不唯亨而且大亨也。中者不偏不倚,正者无过不及,体用之分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可见乾之中正也。乾道大通而至正,在人容有不正者,故圣人因以为戒。

李光地:乾坤之“元亨利贞”,请儒俱作四德说,唯朱子以为占辞,而与它卦一例,其言当失。然四字之中,虽只两意,实有四层。何则?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人能至健,则事当大通。然必宜于正固,是占辞只两意也。但易之中,有言“小亨”者矣,有言“不可贞”者矣。一时之通,其亨则小,唯有大者存焉,而后其亨乃大也,是大在亨之先也。硁硁之固,固则非宜,唯有宜者在焉,而后可以固守也,是宜在贞之先也。其在六十四卦者,皆是此理。故其言“元亨”者,合乎此者也。其但言“亨”,或曰“小亨”者,次乎此者也。其言“利贞”者,合乎此者也。其言“不可贞”,“勿用永贞”,或曰“贞凶“贞厉”“贞吝”者,反乎此者也。乾坤诸卦之宗,则其“亨”无不大,而其“贞”无不宜。文王系辞备此四字,故孔子推本于天之道,性之蕴,而以四德明之,实所以发文王之意。且以为六十四卦详略偏全之例,非孔子之说异乎文王之说,又非其释乾坤之辞独异乎诸卦之辞也。学者以是读朱子之书,庶乎不谬厥旨矣。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本义:此专以天道明《乾》义,又析“元亨利贞”为四德,以发明之,而此一节首释元义也。“大哉”,叹辞。“元”,大也,始也。“乾元”,大德之大始,故万物之主,皆资之以为始也。又为四德之首,而贯乎天德之始终,故曰“统天”。

九家易曰:《乾》者纯阳,天之象也。观《乾》之始,以知大德。唯天为大,故曰“大哉”。“元”者,气之始也。

《朱子语类》云:“乾元”只是天之性,不是两个物事。

又云:“元”者用之端,而“亨利贞”之理具焉,至于为“亨”为“利”为“贞”,则亦”元”之为耳,此元之所以包四德也。若分而言之,则“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其体用固有在矣,以用言,则“元”为主,以体言,则“贞”为主。

又云:“元”者,天地生物之端倪也。“元”者生意,在“亨”则生意之长,在“利”则生意之遂,在“贞”则生意之成。若言仁便是这意思,仁本生意,生意则恻隐之心也。苟伤著这生意,则恻隐之心便发。若羞恶,也是仁去那义上发。若辞让,也是仁去那礼上发。若是非,也是仁去那智上发。若不仁之人,安得更有义礼智。

蔡清曰:天地间凡大者皆为“始”,始者便自大,有生之初,自然之理是如此。有生之后,当然之序亦如此。彖辞”元”字只训大者,以本文原无始字义也。此以有万物资始句,故兼言之。抑“乾元”之大,亦于“万物资始”处见也。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本义:此释《乾》之“亨”也。

杨万里曰:彖言“元”“利贞”,而独不言“亨”者,盖“云行雨施”,即气之“亨”也,“品物流形”,即形之亨电。

俞琰曰:前言“万物”,此言“品物”。万与品,同与异与?“元”为禀气之始,未可区别,故总谓之“万”。“亨”则流动形见,而洪纤高下,各有区别,放特谓之“品”。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本义:“始”,即元也。“终”,谓贞也。不终则元始,不贞则无以为元也。此言圣人大明乾道之终始,则见卦之六位,各以时成,而乘此六阳以行天道,是乃圣人之“元亨”也。

《朱子语类》云:乾道“终始”,即四德也。“始”则元,“终”则贞,盖不终则无以为始,不贞则无以为元。六爻之立,由此而立耳。以时成者,言各以其时而成,如“潜”“见”“飞”“跃”,皆以时耳,然皆四德之流行也。

又云:“六龙”只是六爻,“龙”只是譬喻。明此六爻之义,“潜”“见”,“飞”“跃”,以时而动,便是“乘六龙”,便是“御天”。圣人便是天,天便是圣人。

蔡清曰:谓之“乘”者,因龙字生也。御者,如御车之御。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本义: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大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各正”者,得于有生之初。“保合”,者,全于已生之后,此言“乾道变化”,无所不利,而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以释“利贞”之义也。

《朱子语类》云:“各正性命”,他那元亨时虽正了,然未成形质,到这里方成,如百谷坚实了,方唤作正性命。

又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总只是一个理。此理处处相浑沦,如一粒粟生为苗,苗便生花,花便结实,又成粟还复本形。一穗有百粒,每粒个个完全,又将这百粒去种,又各成百粒,生生只管不已,初间只是这一粒分去,物物各有理,总只是一个理。

又云:“保合大和”,即是保合此生理也。“天地氤氲”,乃天地保合此生物之理。造化不息,及其万物化生之后,则万物各自保合其生理,不保合则无物矣。

又云:“保合大和”,天地万物皆然。天地便是大底万物。万物便是小底天地。

又云:仁为四德之首,而智则能成始而成终,犹“元”为四德之长。然“元”不生于“元”而生于“贞”,盖天地之化,不翕聚则不能发散也。仁智交际之间,乃万化之机轴。此理循环不穷,吻合无间,不贞则无以为“元”也。

项安世曰:推其本统言之,则曰“乾元”。极其变化言之,则曰“乾道”,始乎“乾元”,终乎“大和”。万物出于“元”,入于“元”,此“元”之所以为“大”也。

胡炳文曰:以二气之分言,则变者万物之出机,“元亨”是也。化者万物之人机,“利贞”是也,以一气之运言,则变者其渐,化者其成,先言“品物流形”,后言“各正性命”。物有此形,即有此性,皆天所命也。谓之“各正”,则命之禀也,乃性之所以一定而不易。谓之“保合”,则性之存也,又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盖“大和”者,阴阳会合冲和之气。而“乾元”“资始”之理,固在其中矣。

薛瑄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然凡言体用,不可分而为二。

蔡清曰:“各正”“保合”,虽合为乾之“利贞”。然细分之,各正者利也,保合者贞也。《文言·本义》云: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非即此之“各正性命”乎!贞者生物之成,实理具备,随在各足,非即此之“保合大和”乎!

林希元曰:“各正性命”是“利”,“保合大和”是“贞”。向之“资始”于“元”,“流形”于“亨”者,今则各效法象,各成形质,而性命于是乎各正。既而愈敛愈固,生意凝畜而不渗漏,化机内蕴而不外见,则“大和”于是“保合”矣。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本义:圣人在上,高出于物,犹乾道之变化也。“万国”各得其所而“咸宁”,犹万物之“各正性命”,而“保合大和”也。此言圣人之“利贞”也。盖尝统而论之,“元”之者物之始生,“亨”者物之畅茂,“利”则向于实也,“贞”则实之成也。实之既成,则其根蒂脱落,可复种而生矣。此四德之所以循环而无端也。然而四者之间,生气流行,初无间断,此“元”之所以包四德而统天也。其以圣人而言,则孔子之意,盖以此卦为圣人得天位,行天道,而致太平之占也。虽其文义有非文王之旧者,然读者各以其意求之,则并行而不悖也。《坤》卦放此。

程传:卦下之辞为“彖”,夫子从而释之,通谓之“彖”。“彖”者言一卦之义,故“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大哉乾元”,赞乾元始万物之道大也。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万物资始乃统天”,言“元”也。“乾元”,统言天之道也。天道始万物,物资始于天也。“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言“亨”也。天道运行,生育万物也,大明天道之终始,则见卦之六位,各以时成。卦之初终,乃天道终始,乘此六爻之时,乃天运也。“以御天”谓以当天运。“乾道变化”,生育万物,洪纤高下,各以其类,“各正性命”也。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保合大和”乃“利贞”。“保”,谓常存。“合”,谓常和。“保合大和”,是以“利”且“贞”也。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保合大和”也。天为万物之祖,王为万邦之宗,乾道“首出庶物”而万汇亨,君道尊临天位而四海从。王者体天之道,则“万国咸宁”也。

《朱子语类》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那“元”字便是生物之仁,“资始”是得其气,“资生”是成其形。到得“亨”便是它彰著,“利”便是结聚,“贞”便是收敛。收敛既无形迹,又须复生。至如夜半子时,此物虽存犹未动在,到寅卯便生,巳午便著,申酉便结,亥子丑便实,及至寅又生,它这个只管运转。一岁有一岁之运,一月有一月之运,一日有一日之运,一时有一时之运。虽一息之微,亦有四个段子恁地运转。又曰:“元亨利贞”无断处,“贞”了又“元”。今日子时前,便是昨日亥时。物有夏秋冬生底,是到这里方感得生气,它自有个小小“元亨利贞”。

林希元曰:伏羲所画《乾》卦,其义所该者广,不止天道。文王“元亨利贞”之系,只是个占辞。原无它意,夫子赞《易》,则专以天道来发明乾义。又将‘元亨利贞”之辞,分为“四德”,以发明乾义,以天道明乾义。它无所见,只在析“元亨利贞”为四德上见得。

又曰:“元亨利贞”本旨,在卦辞者,与诸卦一般。至吾夫子分为四德,而后世之言天道者因之,此夫子所以为道德之宗也。又如仁字首见于《尚书》,只作爱人说,至夫子始作心德说,以此立教,仁道始行于世。

又曰:“利”者生物之遂,“贞”者生物之成。遂与成,如何分别?《论语》遂事不谏,注云,遂谓事虽未成,而势不能已也,则知遂是方向成之势,而贞则成矣。故曰“利”则向于实也,“贞”则实之成也。

李光地:《乾》者,健也。彖辞但言至健之道,大通而宜于正固,以为人事之占而已。夫子作《彖传》,乃推卦象卦位以发明之。以卦象明之者,乾之象莫大于天也。以卦位明之者,乾之位莫尊于五也。以天之“元亨”言之,其以一时统四时之德者莫如“元”,至于泽流万物则“亨”也。以君之“元亨”言之,九五以一位统六位之德,是亦天之元矣,泽流万民是亦天之亨矣。其言“六位”,又言“六龙”者,盖以切“飞龙在天”之义。言四德之终始,寓于六爻之中。而独九五备众爻之德,处在天之位。如乘驾六龙以御于天路,则能行云施雨,与天之“云行雨施”同也。又以天之“利贞”言之,万物成遂,性命正而大和洽者,“利贞”之候也。以君之“利贞”言之,九五一爻,为卦之主。上下五阳与之同德,如大君在上,万民各得其性命之理,以休养于大和之化,是亦天之“利贞”矣。其言“庶物”言“万国”者,又以切“利见大人”之义。以德位之所统言之,则曰“庶物”。以功化之所及言之,则曰“万国”。“首出”则为物所睹,至于“咸宁”,而臻乎上治矣。《乾》之为义,无所不包,夫子举其大者,故以天道君道尽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本义:“天”,乾卦之象也。凡重卦皆取重义,此独不然者,天一而已。但言“天行”,则见其一日一周,而明日又一周,若重复之象,非至健不能也。君子法之,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刚,则“自强”而“不息”矣。

程传:卦下象,解一卦之象。爻下象,解一爻之象。诸卦皆取象以为法,乾道覆育之象至大,非圣人莫能体,欲人皆可取法也。故取其行健而已,至健固足以见天道也。“君子以自强不息”,法“天行”之“健”也。

游酢曰:至诚无息,“天行健”也,若文王之德之纯是也。未能无息而不息者,君子之自强也,若颜子三月不违仁是也。

《朱子语类》云:乾重卦上下皆《乾》,不可言两天。昨日行,一天也。今日又行,亦一天也。其实一天而行健不已。有重天之象,此所以为“天行健”。坤重卦上下皆《坤》,不可言两地,地平则不见其顺,必其高下层层,有重地之象,此所以为“地势坤”。

问天运不息,“君子以自强不息”。曰:非是说天运不息,自家去赶逐,也要学它如此不息。只是常存得此心,则天理常行,而周流不息矣。又曰:天运不息,非特四时为然,虽一日一时,顷刻之间,其运未尝息也。

胡炳文曰:上经四卦,《乾》曰“天行”,《坤》曰“地势”,《坎》曰“水洊至”,《离》曰“明两作”,先体而后用也。下经四卦,《震》曰“洊雷”,《艮》曰“兼山”,《巽》曰“随风”,《兑》曰“丽泽”,先用而后体也。乾坤不言重,异于六子也。称健不称乾,异于坤也。

蔡清曰:孔子于释卦名卦辞之后,而复加之以《大象》者,盖卦名卦辞之说有限,而圣人胸中义理无穷。故自“天行健”至“火在水上《未济》”,自“君子自强不息”至“慎辨物居方”,皆圣人之蕴,因卦以发者也。

林希元曰:夫子赞《易》,既释卦名卦辞,而有《彖传》、《文言》诸作矣。见得《易》理无穷,又合二体之象,作《传》以发明之。

何楷曰:健而无息之谓乾,《中庸》言至诚无息者,通之于天也。自强言不息,不言无息,学之为法天事耳。始于不息,终于无息,故《中庸》于无息之下文,而推原之曰不息则久。自强之法何如?曰主敬,君子庄敬日强。

李光地:《彖传》释名,或举卦象,或举卦德,或举卦体。《大象传》则专取两象以立义,而德体不与焉。又彖下之辞,其于人事所以效动趋时者,既各有所指矣。《象传》所谓先王大人后君子之事,固多与《彖》义相发明者。亦有自立一义,而出于《彖传》之外者,其故何也?曰:彖辞爻辞之传,专释文周之书。《大象》之传,则所以示人读伏羲之《易》之凡也。盖如卦体之定尊卑,分比应,条例详密,疑皆至文王而始备。伏羲画卦之初,但如《说卦》所谓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之象而已。因而重之,亦但如《说卦》所谓八卦相错者而已。其象则无所不像,其义则无所不包,故推以制器,则有如《系传》之所陈,施之卜筮,亦无往不可以类物情而该事理也。夫子见其如此,是故象则本乎羲,名则因乎周,义则断以己。若曰:先圣立象以尽意,而意无穷也。后圣系辞以尽言,而言难尽也。存乎学者之神而明之而已矣,此义既立,然后学者知有伏羲之书。知有伏羲之书,然后可以读文王之书。此夫子传《大象》之意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健而不息,天之运也。自强而成,德者君子之事也。

易经诠释

1.乾卦——刚强者的进取哲学

乾:元亨利贞。

[译文]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有利,正固持久。(贞:持正而坚固。)

[提示]指出乾的四种本质特征。

乾坤两卦是六十四卦之首,是六十四卦的根本,也可称为“祖卦”。历来研读《易经》者,特别重视这两卦。乾卦以天为象征形象,表述了阳刚之气和强健本质的特征、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从中揭示了刚强者的进取哲学。这就是乾卦的精神实质。就是说,要效法天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著名的古代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来自乾卦的《大象传》。这正是法天而行。那么此卦既然以天为象征,为什么不命名为“天”,而命名为“乾”呢?

“天”表示的是实体,“乾”表示的则是“天”的本质作用。一为“体”,一为“用”。正如刚才引用的《大象传》中所说,天体运行是亘古如斯、刚健不息的,是健于运行的,故“健”为“天”的本质作用。而“乾”正是“健”的意思。也就是说,乾之“体”为天,乾之“用”为健;或者说。乾之“象”为天,乾之“意”为健。

单卦“乾”的卦形为三,意为三阳并升。两乾相叠得出了重卦“乾”(蚕),与单卦“乾”的含义是否有些区别?‘

重卦“乾”是乾而又乾,故称“重乾”;其性质是健而又健,故称“至健”。由两个相同的单卦组成的重卦,总共有八个,称为八纯卦。八纯卦与相应的八卦含义是一致的,谈不上有什么根本区别。当然八纯卦也可以理解为相应单卦意象的加强,如乾的单卦象征天,重卦则象征天外有天;坤的单卦象征地,重卦则象征地下有地;坎的单卦象征险陷,重卦则象征险而又险,如此等等。

为什么把元、亨、利、贞说成是天的四种本质特征呢?因为这是古人对大自然的直观感受的总结。认为“天”的本质是沛然刚健、运行不息的阳气,体现出元始(元)、亨通(亨)、和谐有利(利)、正固持久(贞)这四种特征。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故称为“元”;能使万物品类流布成形,无不亨通,故称为“亨”;’并能使物性和谐,各得其利,故称为“利”;又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故称为“贞”。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自然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富利、正固的“功德”,故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卦辞用元、亨、利、贞四字赞美了天的阳刚之气的四大功德。并希望学《易》者从而效法,法天而行。

《彖传》是相传孔子为《易经》所作的七种《易传》之一,是解释卦辞的文字。“彖”(音tuan)意为断,断定一卦之义,故名为“彖”。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译文]《彖传》说:浩大啊,天的元始之气,万物依靠它起始产生,它主宰着宇宙自然。浮云飘行,雨水降落,各种物类变化成形。(统:统领,主宰。)

[提示]解释卦辞“元”、“亨”。

可以说是对天的礼赞。这几句同时解释了“元”和“亨”这两个本质特征。“元”即天的元始开创之功,强调了创生万物、主宰自然的正是“乾元”——天的元气,也就是乾阳元始之气。“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则是乾之“亨”(亨通)的表现。天道运行于天地之间,无处不通达。万物经过雨露滋润,各自生长变化成形,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岂不是一派亨通气象。“元”是元始开创,“亨”是亨通顺达。元始开创之后继之以亨通顺达。这正是天之道的大功大德。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译文]太阳西降东升,终而复始。乾卦六爻按照不同的时机形成,就像按时乘着六龙在天上运行。(大明:太阳)

[提示]指出人事的发展变化也像天道运行一样有规律。

乾卦的六爻是取龙为象的,这里的“六龙”便是指乾卦六爻而言。这里的“六位”、“六龙”均指乾卦六爻而言。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像太阳的升降一样,有开端,有终局,这是由各个阶段组成的完整的历程,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乾卦六爻正是如此,设置六位,取龙为象,通过龙在六位上的潜、见、惕、跃、飞、亢的六种不同动态,说明人事中的行为主体在不同的时机条件下的不同的升降变化,并以此体现事物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

《彖传》在解释卦辞中所述天的本质特征之时,怎么突然扯出了乾卦的六爻?

《易经》讲天之道是为了说明人之道。《彖辞》在阐述天之道时往往引申到人之道,依据天道谈人事,通过人事观天道,互相印证,融会贯通。此处正是这样,指出人事的发展变化也正像天道运行一样,是有其规律可循的。

这也是出自天人合一的观念吧?

可以这样理解。下文继续论天,继续解释发挥卦辞中的“利”、“贞”二字。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译文]由于天道的变化,一一赋予万物以各自的本性和生命,而太和元气得以保全、融合,这样就使得物性和谐,各有其利,万物都能正固持久地成长。(太和:阴阳和合之气。)

[提示]解释卦辞“利”、“贞”。

这一小段不甚好懂。了解其大意就可以了。在天道的主宰下,阴阳和合的太和元气常运不息,使得一切生命体都能和谐生存,皆受其益,这就是“利”;使得万物都能长久地延续生命,不致夭折,这就是“贞”。“元”、“亨”、“利”、“贞”,便是天的四种本质特征,也是天的四大功德。天之所以为天,也正由于此。如此看来,天真是至高无上的了。难怪《孟子》中说: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圣人是以天为法则的。

天正是客观的自然法则。人与天的关系是,人应与天相应,法天而行,不可违抗自然规律。所以《彖传》在最后的结语中又与开头呼应,仍以对天的赞颂收束全文: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译文]天居于万物之首,犹如国君居于众民之首,使得天下都获得安宁。(庶物:万物。)

[提示]指出天是主宰万物的。

这是强调天在宇宙万物中的主宰作用,并以帝王君临天下作为比方。是否还可以这样理解:君临天下的统治者,也应效法天道的元、亨、利、贞,以此恩泽天下,才能求得万国咸宁。法天道并应用于人事,这本来就是乾卦的基本精神。到此为止,从卦辞到《彖传》,只讲了“元”、“亨”、“利”、“贞”四个字,借此阐发了乾天产生并哺育万物的基本原理。

《象传》也是相传为孔子所作的七种《易传》之一,旨在解释卦象、爻象的象征意义(‘‘象”字意为“形象”、“象征”)。《象传》又有大、小之分,《大象传》每卦只有一条,解释卦象;《小象传》则有六条,分别解释六爻爻象。《大象传》与《彖传》虽然都是针对全卦而言,但二者有很大不同。《彖传》解释卦名、卦辞及一卦大旨,并往往取卦象、爻象来作说明;《大象传》解释卦象.则专取卜下两象来立义,从卦象申推衍出切近人事的象征意义。《彖传》总是由论天道而论及人事,《大象传》则只讲人事,并且多以“君子”的言行、道德为喻。二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在研读各卦的《彖传》和《大象传》时可以看得很清楚。

《小象传》附在各爻的爻辞之后,专门解释爻象。《小象传》根据每爻的特点,分析爻义的吉凶利弊之所以然,所以通行本《易经》都把《小象传》附在各爻的爻辞之后,以便对照爻辞阅览。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象传》说: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永不停息地发愤图强。(以:以此,因此。)

[提示]指出君子应该观之象天而自强。

是从卦象中推衍引申出的人生哲理。这句话大概是古人直观自然的心得体会。看到天绕地转,昼夜更迭,四时交替,永无止息,永不懈怠,因而想到君子应该效法天象的笸于运行,永不停息地发愤自强。

《大象传》正古人在行为哲学方面对易理的推衍、发挥和运用,其中包含着许多意味深长的格言警句。

易缄;

先天状态的乾卦六阳,皆刚健,是纯阳之卦,各爻皆无应而志同,皆刚健而上行。因各爻俱都健行而无欲与阴相和,所以就健行来说是完美的,高洁之士常仿天而行,每提高洁,必想起渐之上九“其羽可用为仪”。

乾卦为《易》卦之始,自初九至用九功德圆满,不仅天行健而且乾生阴,故其元、亨、利、贞四个过程都无懈可击,这四个过程分别代表了阳的生、长、收、藏,或说代表阳之生、长、壮、衰。

乾卦各爻是自下而上排列的,每爻代表了乾之元、亨、利、贞的不同阶段。

初九为元;

九二与九三为亨;

九四与九五为利;

上九为贞。

本书以先天第二个过程来来释解乾卦,即乾卦与坤俱在已开始阴阳循环。如果用先天乾的第一个过程释解也可以,那就容易多了,因为第一个过程时没有坤卦,乾之爻自初而上渐盛。我们就挑难一些的来释解,接下来我们看爻辞。

乾之初九:潜龙勿用。

《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潜之象因本爻为初爻。

本爻为乾之元之始,同时也六十四《易》卦的元之始,是所有卦的第一爻,因此为《易》卦之元之元,元之元是由坤之用六静极而动生乾之初九而成。

就乾卦而言,初九代表元,坤之用六生乾之初九为元之元,经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贞,阳的力量才会积累到升级为九二的程度,整个初九代表的是从元之元至未发展到九二之前的阳的元之元至元之贞的进程,因此初爻绝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过程。

龙者,阳也,阳虽健,但初爻新生力不足,故阳之元亦潜也。

勿用有两个意思,第一为不用,即不要健行,因初九阳之初生而阳弱;第二为有选择的用,即虽性健但需潜,勿用为顺应,其意与老子之无为而治一样,非不治,而是法天地之道以顺应为治,治则盛世。

本爻的意思是:阳在未完成元的整个过程之前是没有健行的资本的,因此需要潜隐。图2-1-1清晰的告诉我们,乾之初九由用六生,出生后则与上六对应,初六相当于阴之极如隆冬,安有初九这个新生阳健行的可能?就乾坤两卦综合来说即是:坤为体,用六为用,用之功为生乾之初九。

乾卦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现,第一个见是现之意,出现。第二个见是拜见、进见之意。田,坤为田,其象亦是结合了乾坤两卦而言。

随着坤之用六不断的生初九,早生的初九之阳被动的不断壮大发展升级至九二,在初九升级至九二的同时,坤之用六继续生出了新的初九,同样乾之上九则继续生出了坤之初六,如此才叫循环。

九二之阳生于坤,经初九而来,本爻辞是提示我们此阳现于田。坤者,田也,于此也再次加调了九二是由何而来。九二往而欲健,九二与九三同为亨,对比此两爻,九二为亨弱,九三为亨强。亨弱则为亨之元与亨之亨,亨强则为亨之利与亨之贞。亨弱则为人用,亨强则可用人。按照这样的对比关系,我们看出,现龙的龙为九二,大人则为九三。大,阳也。亨,就是通畅,壮大发展。

现龙在田是用象来表示,指的是田间的万物已经开经开始生长,已经明显的感觉到天暖,阳之渐盛。但九二之阳与坤之六五相比,还是相当的弱,九二如果是一杯热水,则六五是比他大的多的坚冰,如果六五攻击他,此阳休矣。因此抱团取暖,九二唯有往而向九三,于是找到了九三请求拜见。

本爻的意思是:阳的积累到了九二的程度,已经是亨之利与亨之贞,已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健行,已经可以去拜见比自己更为刚健并可以帮助自己健行的处于亨之利与亨之贞阶段的九三,这样会有收获,而九三也因为有了九二的帮助,实力增强,所以也有收获。毕竟九三也无法直接与坤之六四相抗,多个九二之阳相帮,绝无坏处。

乾卦九二在需卦时是“初九需于郊”,郊者,田也,也明确指出了此两爻是一个爻,如此明确的对应关系才有了后面的发展。

乾卦九二之田与九四之渊,均是取象于坤,这明显的线索已经明示我们解此两卦时应同参共释,不能独立单看。而龙者,阳也,无论其于田还是于渊,也都明示了田与渊是不同阶段的龙的根本与环境,这也是在强调乾坤两卦的必然联系。

乾卦卦辞已经说了不少,于此就不总结了元亨利贞皆完美,有始有始。至乾卦结束,我们解决了前面所提的前五个序号里共六个问题。

1、为什么只有乾卦有用九和坤卦有用六?

2、乾卦卦辞元亨利贞指的是什么?

3、乾卦初爻,为何叫潜龙?又为何勿用?

4、为什么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而吉?

5、乾坤两卦的六爻对应关系是什么?

我们再强调一下,乾卦可以说是六爻,因为用九有实而无位,可以说成是乾之上九之末;也可以说成是七个爻,因为上九因为用九有了新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的乾之另五爻,只有此爻可以生阴而其他爻无此功能。言其六爻者,以体为重,言其七爻者以用为重,皆在其理,无非体用之角度不一样。

乾——男儿当自强

彖曰: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由6个阳爻构成。在中国的古代哲学中,阳代表主动、积极、男性、显现、阳刚等多种意义。乾卦完全由阳爻组成,代表的是“纯阳”,也就是完全的“阳”的精神。

“阳”和“阴”这两个词,与其说是概念,不如说也是象征。“阳”不具备形式逻辑概念的确定性,阳是什么,它可以是很多,我们几乎不可能穷尽它的意义。这显然不是概念,概念的意义是有限定的。

说“阳”和“阴”这两个词是象征,则是可以成立的,象征形象的意义恰恰是模糊的,无明显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使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地说明一切。正如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告诉丫鬟的:“万物都有阴阳”。阳的意象来源应该是阳光,象征着阳光和白昼所可以象征的事物。

易经中说:“乾为天”,6个阳爻构成的乾,象征着天。

这里说的天,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象征,有人翻译为“sky”是大错特错,因为这里所说的天并不是物质世界中的,我们头顶上的大气层;翻译为“heaven”也是不正确的,天堂或者天宫才是中国人的“heaven”。这里的天如果强要翻译为英语,实际上最接近的词是:“creator”,虽然“creator”一词稍有些人格化,可以说成是上帝,但是“天”何尝不可以人格化,我们说“天意”是说“天”有意志,说“天子”是说“天”有儿子,说“天听自我民听”是说“天”有听力。当然,更多的时候“天”还作为非人格化的意志,也就是“造物者”。易经彖词中“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和“云行雨施,品物流形”都是“造物者”的意思。

造物者,或称宇宙精神,是一个永恒的创造者。时时刻刻,它在创造新的世界,没有一分一秒会停息,没有一刹那会停息。它是不停的变易、不停的流转。我们要体会造物的永恒创造,不妨想象节日中放的烟花,在空无所有的黑暗的夜空中,一声爆响,一个亮点——烟花——像一条光的小鱼从深海蜿蜿蜒蜒浮起,升上天空爆开,哔哔卜卜地响着,散开红红黄黄明艳璀璨的光华,闪亮在黑暗的夜空之中。随即暗淡下去,一边落下去一边熄灭。而另一个烟花又在这个时候升起、爆裂、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仿佛一幕幕不断上演的戏剧,让人的喜悦永无休止。烟花很像造物者的宇宙,它永无休止而且也不可能停止——谁见到过烟花在空中定格?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云和雨就是造物者的烟花。

造物者是不会疲倦的。它的创造决不是像奴隶辛苦的做工,而是像玩耍的儿童,即使是儿童也不可能像它那样不疲倦,不可能像它那样快乐。造物者的精神是大快乐。

在我们的眼中,造物者是很浪费的,它从不保留任何产品。不论是多么美丽的一幕,转瞬就会湮灭。我们感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这也就是所谓的“无常”。而这无常正是造物者的无穷创造力的表现,它时时刻刻有新的创造,旧的创造不让位,新的又安置于何处?旧的创造不消灭,又怎么避免僵死?无常正是造物者的喜悦,正如那来不及看清楚就消失了的美丽烟花是我们的喜悦。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第十章中说:“生命是自动,是能动,是主动,更无使之动者;凭空而来,前无所受。这里不容加问,无可再说。问也,说也,都是错误。

事在人为者,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之也。人的因素最重要,一切改变旧局,创造新局,要唯在此特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也。旧局是一点点转变的,新局是一点点创出的。新的一出现便成旧的,立刻都归属外缘条件去。只有吾人生命当下之一动是新的,其他都不是。一个当下,又一个当下,刹那不住,新新不已者,非独人类生命为然,其他生物莫不然。”

这也就是易经的根本,易,造物者是永恒的变易。用中国古代的话是“苟日新,日日新”。或者再用彖中的话:“乾道变化”。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这个部分,是说人的行为,也和我们心理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人对造物者精神的承接。造物者是自新不止的,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自强不息的。

作为心理动力学倾向的心理学家,我倾向用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心理动力学很关注性,在心理动力学的视角看,性的状态是整个人的心理状态的象征。

在象征意义上,男性的心理问题往往是因为弗洛伊德所说的“阉割恐惧”。在这里我要为不十分了解精神分析的读者稍做解释。弗洛伊德认为很多男性在潜意识中都有一种对阉割的恐惧。初听起来,似乎这个论点很荒谬,而实际上这是非常明显的事实。许多男性在梦中都梦见过和阉割有关的情节,比如被一个老太婆阉割,或者被砍掉了腿(这里的腿也是代表阴茎的)。阉割恐惧的来源是被父母压抑自己的欲望。阉割恐惧使男性体会到了自己的弱小,心理变得比较怯懦。

性实际上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人的欲望,而阉割也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父母对子女欲望的压抑。假如一个男孩子受到了过度的压抑,他不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等于被“阉割”。我做心理咨询时,有一个少年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据他母亲说,这个孩子学习不好,干什么都无精打采。我观察也发现这个男孩子当时的状态是萎靡不振的。我试着和他交流,并问他有什么喜好,允许并鼓励他表达,结果他说他喜欢昆虫,他渐渐活跃起来,和我讲关于昆虫的种种知识。他对昆虫的了解和研究远远超过我。而且,他的表情变得兴高采烈。

在这个例子中,他对昆虫的兴趣就是他的“性”,而母亲对这个爱好采取的压抑就是“阉割”,“阉割”的结果就是这个男孩子变得萎靡不振。

心理动力学中讲的性,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命力。生命力体现在人的欲求中,假如人压抑自己的生命力的表现,或者人的生命力被外界的人和社会压抑,而且这个压抑很过度,结果就是“阉割”,就是没有了生命力,于是人会胆怯、会退缩、会萎靡不振……

除了外在的压抑可以“阉割”一个人,内在的恐惧也可以。当人恐惧时,他的性和他的行为都会更为退缩。一个恐惧中的动物是不敢交配的,因为交配的过程中它怕被别的动物攻击。而恐惧的人也是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因为他怕被别人攻击。恐惧是一种暂时性的、部分的自我“阉割”,目的是不暴露自己的欲望,不被别人“阉割”。

我们可以在成年人的性生活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我们都知道,男性的阳痿和早泄的发生率是很高的,而阳痿早泄很少是因为机体的器质性病变,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心理原因。在男性心情紧张和焦虑的时候,他就容易出现性功能障碍。而一旦他出现过性功能障碍,下一次性生活的时候他就更加紧张,于是就会再次出现障碍。在这里,性的障碍实际上是心理的恐惧引起的,恐惧是因为害怕自己缺少性的能力。这也是一种阉割恐惧,是害怕性的能量被妻子“榨干”,使自己没有了性的能量。

中国有一个古老的信念,说精液是很宝贵的,失去了精液就仿佛失血,会使人身体衰弱。这个信念中实际上也有着恐惧的心理。

男人的性,不仅是性,也是一种象征,一种进取的、生命张扬的象征,生命能量充沛的象征。“乾”就刚好是这个象征。

在心理动力学看来,男性和女性在性上有一个不同:男性的性器官是向外突出的,它的作用也是进取性的,而且这个进取性的能力就是男性性能力的体现。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因为没有阴茎,会有一种缺少了什么的感觉。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先不去说。男性有阴茎,会有什么感觉呢?应该是一种“我幸好有了它”的感觉。没有的人会希望获得,而已经有了的想的是保有,是不要失去已有的东西。这也就是阉割恐惧的来源——害怕失去阴茎,害怕失去性能力。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是害怕失去自己的男性气质,害怕失去自己心理能量,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

阉割恐惧以及它所象征的,在较直接的层面,是男性性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障碍。男性要保有自己的性能力,害怕失去,而害怕这个情绪使他更软弱,结果他反而会减弱了性能力。而且他害怕自己表现出性会被别人压抑,所以不敢表现性,这样他的性也就得不到发展。在更深的一个层面,是说当一个人的生命力被压抑也就是不敢获取的时候,和当一个人害怕自己失去生命力的时候,他的生命力反而会失去,他反而会越来越萎靡。

在深层意义上,这不仅仅是一个男性遇到的问题,是一个女性也同样有的问题。当你有了生命能量的时候,你有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不敢张扬和害怕失去”,而这样的心理正是生命力衰弱的根本原因。

举一个例子,当一个女子获得了爱情,而她又很害怕失去的时候,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这个女子非常的依赖她的男朋友,她时时刻刻缠着他,不仅仅是因为爱,更多的是因为怕失去。她把他身边出现的每一个异性当作情敌来提防,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用种种方式考验男朋友的感情。这样的行为使男朋友感到不堪忍受,于是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并不愉快。而女子也失去了她原来的魅力,使男朋友不能不厌烦。于是,害怕失去爱情的女子反而失去了爱情——即使他还在她身边,爱也已经不在。

道家的老子说:“执者失之”,也就是这个意义。当你害怕你现有的东西失去的时候,当你费尽心机想保住它的时候,恰恰是你最容易失去它的时候。耶稣也表达过类似的意义,原文我没有查到,大意是:那些给出自己生命的人,会有自己的生命;而害怕失去生命的人,将失去生命。

乾卦,就是对这个心理障碍的解决方法:自强不息。

自强,第一个意义是让自己强。要敢于张扬自己,敢于张扬自己就可以使自己强大。

二个意义,就是要靠自己而强,靠内心的力量而强,而不是靠外在的东西而强。而人们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不自强。人们总试图通过外在的事物获得安全感,保护自己已经获得的东西。人依赖超过自己需要量的财富、依赖越来越大而且最好无限制的权利、依赖一个强大的保护者(父亲、丈夫、权威……),想靠这些而强大。

而你不自强,你就把你自己的生命交到了外界,财富、权利、名声的获得与否部分取决于你,部分取决于命运,你依赖这些就把你的生命交给命运。你依赖一个人,你就把自己的幸福与否交给了那个人。只有自强,你才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幸福和生命。

自强,第三个意义是自然会强。我们都误以为我们的生命力的强大需要一些外在条件,而实际上外在条件只是诱因,根本还是自己。在环境极度恶劣的情况下,自强者也一样可以有生机、有活力。生命力的勃发是自然的,它不需要我们去“把它拉出来”,只要我们把障碍取消掉,它就会自然出现。而我们的恐惧、我们对外在的依赖等等就是阻碍生命力自然出现的障碍。

台湾的李敖很傲,但是他身上有一种精神,就是自强的精神。他敢于张扬自己,张扬自己的性欲,张扬自己的骄傲,张扬自己的思想。虽然李敖有不足和错误,但是他并没有犯一个大错误,没有犯不敢张扬生命和害怕失去生命力的错误。我认为他有“乾”的精神。

记得是老舍小说中的祥子说过:“力气不用也不能存起来”。这实际上也是乾的精神。因为力气不用也存不住,所以舍得用力气,这样的人就越来越有力气。而相反懒惰不舍得用力气的人却没有了力气。

不息,就是永不停止。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的行为“自强不息”,实际上是人对天的顺应,代表的是天人合一,顺天应命的态度。正像我们前面所说,“天”就是生生不息的,人也应该是。试图保有自己已有的东西,不论是保阴茎、保权利、保男子气、保爱情婚姻,都是对“天”的一个误解,误以为有固定的东西存在,而实际上在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固定的,一切都在变易,在流转,懂得了“易”的道理,就知道没有什么是你可以“抓住”的。天是无休止的创造,人也应该无休止的创造,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创造自己每一天,每一个时刻的生命。我们想象中也许会觉得无休止的创造很辛苦,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创造。我们的劳动更多的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不是快乐的。真正的创造是幸福,是不会让人疲倦的,我们可以看儿童玩耍的态度,他们似乎不知疲倦,这是因为儿童的玩耍是创造性更多的。我们成人的活动往往是迫不得已而做,是出于心里的不安全感而做,所以我们才疲倦,才会误以为自强不息是令人疲倦的。不,生生不息是无休止的快乐。当然生命中是有苦痛的,但是苦痛中也有快乐。生生不息就是充满活力的生活着,爱着,创造着。

乾的精神,是我们对男性的期望,但是女性也一样可以有这样的精神。在性上,女性固然是天性和男人不同。但是,在人生中,在已经有了成绩的时候,有了收获的时候,有了感情的时候,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无所畏惧,也就远离种种烦恼,得到真正的生命的张扬。

乾代表的是人的基本情境,我们得到了生命。乾卦的彖告诉我们生命的自然的真相,象告诉我们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人生得意须尽欢,勿使金樽空对月。这是李白的诗句,是一个懂得如何对待生命的人的快乐歌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不要斤斤计较于保有五花马和任何其他东西,它们是应该用来换美酒的,换我们此时此刻的生命。


804573150771 2024-11-07 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