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才(?-1045),字挺之,青州(今山东青州市)人,《宋史》作青社。青社即青州,其性朴率直信,不肆不窘,倜傥不群。天圣八年举进士,初为孟州司户参军共城令,后升殿中丞佥书泽州判官。他"能为古文章",有大才却"安于卑位,无仕进意",人推荐其升迁,而不能"决其归心"。学术上,事从河南穆修。

 

穆修(9791032),字伯长,汶阳(今山东汶上)人,官至颍州文学参军等职,师陈抟而传《易》。其性卞严寡合。之才虽常受到怒诃,但事之益谨,故于《易》得其真传。"时苏舜钦辈亦从修学《易》,其专授者,惟之才尔。"(《宋史.李之才传》)北宋大儒邵雍出自李之才门下。当时"邵雍筑室苏门山百丈源之上,布衣疏食,之才闻雍苦志好学,自造其庐"(见《东都事略.儒学传》),而授其"义理之学""物理之学""泽人刘羲叟晚出其门,受历法,亦为名士"(同上)。其生平见《宋史》、《东都事略》。

 

李之才的易学已失传,今能见的是保留在朱震《汉上易传》、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等书中的卦变图,因这种卦变图是讲卦与卦之间关系的,而这种卦与卦之间的关系通过卦象变化而表现出来,故李氏卦变图被称为"象学"。李之才的卦变图包括两个图:一是卦变反对图,一是六十四卦相生图。

 

他开了宋代卦变说研究的先河。由于他的倡导和传授,其卦变说很快为时人接受。朱震曾记述了李氏卦变传授的状况:"康节之子伯温传之于河阳陈四丈,陈传之于挺之。"(《汉上易传.卦图卷上》)受其影响,苏轼、朱熹、林至等大易学家皆言卦变。在义理之学兴盛的时代,象数易学的卦变成为时人关注的问题,这当然归功于李之才。

 

(摘自林忠军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齐鲁书社19987月第1版第142页)


511410320377 2024-11-14 18:08